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向基层倾斜后,现在北京基层医院(通常指社区医院——记者注)的普通门诊服务费为20元,分别比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便宜10元和30元,“基层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医保定额报销19元,所以个人自付仅1块钱,对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除个人自付金额。”在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说。
这1块钱挂号费背后,是一系列医改政策落地后的结果。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介绍,北京市医改在学习三明医改过程中,坚持公益性,推动由一位市委常委、副市长统一分管“三医”工作,每年召开全市“三医”联动工作会,每月调度“三医”领域重点工作,深化“三医”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
近5年,北京市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年均增长6%。据统计,去年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拨款113.8亿元,占基层机构总费用的25.6%,这个比例明显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
钟东波说,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三明医改的重要经验。为此,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在人员方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2024年比2020年增加了6400多名,年均增长4.5%,高于医院年均2.7%的增速。
人员增加的同时,硬件设备也在更新升级。北京市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和建设标准,2023年以来,投入超过23亿元,完成900余家基层卫生机构硬件建设和环境改造,新增医疗设备达到3万余件(套),有10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CT,基层的治疗水平在持续提升。
“现在大家都有感受,走进北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环境、条件、设备都有明显的改进。”钟东波说。
北京市在做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候,还加强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动。目前,22家北京市属医院全部门诊号源下放到基层,10家在京央属医院的50%门诊号源也都下放到基层,钟东波说:“我们今年会推动其余三级公立医院也将号源下沉到基层,让基层的转诊更加便捷。”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2018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疗人次增长28%,床位使用率持续增长。
通过北京市基层卫生预约转诊服务平台,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将其转诊到全市二、三级医院。上级医院专家通过主任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病例讨论等方式,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缩短了疑难重症患者转诊时间。2024年,该中心上转患者同比增长159%,接收下转患者同比增长1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介绍,2024年,该医院一共接收了从内部医联体转诊的病人1434人次,天坛医院下转给基层医院病人4207人次。在落实双向转诊方面,日趋扎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铁牛配资-正规炒股软件有哪些-在线股票配资网-配资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